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北京荣德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10-88442635

传真:010-88442635-619

E-Mail:bjrongde@126.com

邮编:100195

微信官方二维码

微博官方二维码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军地互涉法律实务:一片改变思维的新天地

                          《竖起这面旗》发布会现场

编者按:
   军地互涉法律实务,一个似乎有些陌生的名字,一个感觉有些遥远的专业。但是,在2012年5月27日之后,因为荣德律师事务所,因为《竖起这面旗》,因为董刚律师,这一切将有可能随之改变。
   无论是对业内专家还是对业外人士来说,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曾有人提及却无人涉足;对律师业乃至许多律师同行来讲,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他们胸怀抱负凭本领成事;对许多法律人乃至法学专家来说,这是一个活跃的论坛,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对关注律师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来讲,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面鲜艳而夺目的旗帜就此开始飘扬。
   2012年5月27日下午,北京京民大厦.一个独具特色的新书发布会在这里举行。但是对于许多与会者来讲,这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既是一场生动有趣的新书发布会,又是一个别具一格的论坛,更是为了一项新业务而吹响的号角。


                        一本新书:竖起一面夺目的旗帜

   2012年5月27日下午,来自军队与地方的各方专家与领导汇聚北京京民大厦。
   四位将军来了,法学专家来了,司法机关领导来了,律师同行来了,各路媒体来了。他们为了一本书而来,为了一面旗而来,为了一个论坛而来,为了一项新的事业而来。更重要的是,为了一个年轻而成熟的优秀律师而来。
   由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发起主办的《竖起这面旗——军地互涉案件律师实务》新书发布会暨首届荣德军地互涉法律实务论坛,在北京京民大厦隆重举行。


 荣德律师事务所董刚律师向大家介绍自己新作《竖起这面旗》


   《竖旗》的作者董刚律师是国内最年轻的主任律师之一。现任全国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北京市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

   本书自2010年完成初稿,经历了2年多的修改和征求意见,最终决定由法律出版社向全国正式出版。书中收录了董刚律师从事军地互涉实务10年来,精心挑选 的刑事、民事、行政及一些非诉领域军地互涉案例,并配以“小后记”的精辟点评和办案经验技巧,对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相关实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不仅是军 地互涉法律服务的开山之作,更对军队普法和军地互涉案件的调处具有参考价值。
   还是让我们来听听现场嘉宾与为此书写序者的评价吧。

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编辑、本书责任编辑薛晗


编辑评价   
   薛晗(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编辑、本书责任编辑):
  “这是一本特别好的书,完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坐下来认真的读下去,而且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启示和启发。从这本书我们可以领略到董刚律师如何把军地互涉法律实务这一领域如何做的风声水起,以及他自己所体悟和总结出的法律智慧和人生智慧。”

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社长 戴伟


出版评价
   戴伟(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社长):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拿到书稿一口气读完了,读完之后真的让我感觉到多少年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感动。这个领域董刚律师是开拓者和先行者,他毫无保留非常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职业经验、职业技巧及办案的智慧,对于年轻律师来说,是无价之宝。”

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婷婷

文学评价
   张婷婷(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所长、教授):
  “《竖旗》是一篇自传体纪实文学。在体裁上,它具有报告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而10个独立成篇的章节以及各自的“小后记”,又使它更像是一部中篇小说选集。在语言上,严谨准确的法律术语、律师口吻,与鲜明生动的文学语言、时代感地域性浓郁的生活对白,有机地巧妙结合,形成了董刚独特的语言风格。在人物刻划上,比较注重白描手法的运用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使许多鲜活可信的文学形象,呼啸游走于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之中。”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平衡论研究中心主任李继兴


学术评价
   李继兴(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平衡论研究中心主任):
  “从术、道、义这三个层面看,这本书都有所涉及,而且有些具有时代特点,深入活泼。”从历史的角度看,将来的观点看,就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还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比较好一点。而且是德治为主,法制为辅,德法并用,具体对待可能更好一些。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学法

同行评价
   王学法(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这本书比较特别,我感觉有三点:第一,从外观的创作方式和描绘手法来讲很新颖。既有军队的一些特点,也有法律的内涵,还有人情世故。其中还包括法律运用 的技巧、法律如何为人民服务;第二,本书对年轻人成长大有帮助。本书还联系到个人成长、人生坐标和奋斗目标;第三,这本书是综合性的,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对青年一代,包括地方青年一代,包括军队的青年一代,照准个人的人生坐标和奋斗目标有启迪作用。”

总装备部政治部司法办公室主任文伟能

军人评价
   文伟能(总装备部政治部司法办公室主任):
  “《竖起这面旗》这本书不是一般的文学书,也不是一般的法律专业书,它是两者的结合。作为部队的工作者来说,对他开拓思路,学习借鉴,参考启迪都有重要的 意义。同时对部队的各级领导在依法管理部队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感觉到将来这本书可以成为部队广大官兵学法、普法、用法的教材。”

李继兴教授向董刚律师赠画

中央军委法制局王黎红少将序言摘录:
   《竖旗》是一种向往,旗帜就是方向。人生之路的追求目标可以有许多选项。但能够选准切合自己的目标,却不是 很多人都能做到的,这需要选择的智慧。董刚竖立的旗帜上,郑重地写下“军地互涉法律事务律师”这个名字,表明了他已将人生的追求笃定在了军地互涉法律服务 的方向上。他出生于军人家庭,成长在军队大院;他大学攻读的是法律专业,走上社会的头一脚踏进了律师行业。对军人的情结和对法律的偏好,恰恰让他在军地互 涉法律服务领域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实现了情与法的契合。
   《竖旗》是一种自信。董刚“潜伏”于律师行业已经10年。这10年当中,他办理了大量军地互涉领域中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一些非诉讼法律事务。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知悉了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社会环境和人情世故,积累了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尤其是懂得了法律之内和法律之外各种关系拿捏的分寸尺度,以及办案中不可疏略的细节,悟出了军地互涉法律服务“别无我有、别有我强、别强我精”的制胜之道。他的办案能 力和服务水平随着阅历的递增不断攀升,他的职业根基已深深扎入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沃土中。十年铸剑,自信心告诉他:现在是竖起这面旗的时候了。
  《竖旗》是一种恪守。军地互涉法律事务与其他法律事务既有相同性又有特殊性,其特殊就在于它涉及军队的单位、人员和兵家事务,关系军事利益和军人权益的维护,这就要求办理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的律师,不仅要懂得法律,还要谙知军队的实情,理解军人的内涵,真情实意地帮助军队单位和为军人排忧解难。从董刚的办案叙述中可以看到,这些年来他和荣德律师事务所的同事们,以军事利益和军人权益为重,为部队代理了许多确权 和权益被侵害的案件,防止了军产流失,挽回了经济损失;为军人无偿提供了大量法律咨询和服务,解除了他们在涉法问题上的忧虑和困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结合办案经验,对军队单位管理存在的漏洞中肯地提出完善制度的意见,为促进军队的法治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可圈可点的业绩,源自他们对自身定位和特色的恪守,也是他们赢得部队和军人信赖的关键。
  《竖起这面旗》是一种担当。律师这个行当最能感知人间冷暖,要承载一般人所难承之载。军地互涉律师由于办案 兼跨军地的特点,比其他律师还要多一些不同的付出。从董刚叙述的办案经历可以看出,有的案子是涉及军队单位的陈年老账,要查阅海量的史料,才能把证据的碎 片一点点拼接起来;有的案子涉及军队内部情况,很难拿到第一手材料,即使拿到也要遵守不得外露的规则要求,这常常给办案带来诸多不便,许多场合只能默默隐忍;有的案子微缩到一个军人的“家务事”,一般律师可能不屑一顾,但军地互涉律师为了“最可爱的人”,要义无反顾地把这类“家务事”管到底。军地互涉律师 的付出,许多情况下是不能奢望什么回报的,因为你竖起了这面旗,就得有与之相称的责任担当。
  《竖旗》是一种号角。军地互涉法律服务最早是从办理军地互涉刑事案件开始的,随着国家和军队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领域已远远超出刑事案件的范畴,军地互涉法律问题已延展到军地关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这类问题的发生与解决,越来越影响着军政军民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目前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力量还势单力薄,特别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地方律师数量很少。《竖旗》就是号角,它在召唤更 多的军地有志之士聚集到这面旗下,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在军地互涉法律服务这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事业中携手前行。
   ……

全国律协于宁会长序言摘录:    
   在我看来,本书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别之处:
   一是开拓性。本书首先留给律师同行的印象,当是董刚律师在突破业务瓶颈、开拓业务领域所作出的努力。我们都 知道,不论是青年律师还是资深律师,在自己的执业生涯中,任何时候都会面临业务的提升与开拓问题。谁比别人早看到一步,谁比别人领先一步,谁就会获得先机,谁就会成为优胜者。董刚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兴趣,选择军地互涉法律业务,显然,他既是一个吃螃蟹者,也是一个开拓者。于是,他将一项尚未为人所 知的法律业务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我也曾经是一名军人,同样深知军队与地方之是开展法律服务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青年律师,作为北京市 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的领头人,董刚律师在开拓军地互涉法律服务方面所作出的努力,非常值得肯定与支持。同时也让我这样从军队到地方工作的法律人感到一 种特别的欣慰。
    二是专业性。一项新业务、一个新领域,如何体现其专业性,怎样总结其规律性,是任何律师都必须面对与努力探 索的问题。可以说,本书在介绍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专业要求、提炼军地互涉法律业务的专业知识、总结军地互涉法律专业的内在规律等方面,不仅是一部探索之作,更是一部普及之作。无论是刑事法律民事法律纠纷,无论是刑事辩护还是民事代理,无论是代理军队还是代理地方,本书始终紧扣法律思维与法律精神这根弦,紧贴军地互涉法律业务的需求和要求,紧跟时代和社会所赋予律师的专业责任与职业使命。在我们国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健时刻,我们提倡广大律师要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的前瞻性、实效性,提高既有业务领域服务水准,把工作做深做精做细。从这个角度上看,董刚律师的努力 与功力是值得律师同行们借鉴与学习的。
   三是故事性。毫无疑问,本书最具特色的标志还是其故事性。从写法上看,作者显然做了不少创新;从文风上看,本书显得亲切而自然;从结构上看,本书案例好像不多但由此而引起的思考却很丰富;从语言上看,可以说俏皮而幽默;从内容来看,应当说质量很高、数量很多、思考很深。为了强调律师是如何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的职业特性,无论是标题还是文字,无论是对话描摹还是心理描画,作者都是下了功夫的。从律师职业视角看,本书的专业性与开拓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社会层面来说,本书的可读性与故事性更具不同凡响之处。也许有读者还会发出疑问,原来律师不仅能够办大案、办名案、办好案,而且还能将办过的案子写得如此有情趣、有意义、有故事。其实,律师本来就是一个有故事的职业。我们很欣慰地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律师同行在繁忙的办案之余,将自己的执业经验与研究成果转化成社会各界更能接受的可读性作品。
   ……

《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刘桂明序言摘录:
    董刚律师的新作让我既惊奇又惊喜。
    惊奇的是本书的可读性。

    毫无疑问,从直观上看来,这是一部完全可以或者特别值得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的书。因为,它完全符合我们平常所见所读的小说的几乎所有特征。
    于是,它既有小说一样的起承转合,也有小说一般的跌宕起伏;它有小说所要求的情景描述,也有小说所追求的情节描摹;它既有小说所具有的遣词造句,也有小说所具备的谋篇布局。
    于是,读到精彩处,你可能会大声叫好、拍案叫绝;读到紧要处,你可能会目不转睛,心跳加快;读到动情处,你可能会抚卷感叹、感同身受……
    于是,在这部看起来像小说其实也可以当小说阅读的作品中,我们既能读到随处可见的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对话描写,也能读到俯拾即是的过目不忘、意味深长的修辞手法,更能读到逢案必备的言简意赅、鞭辟入里的语言表述……
    但是,平心而论,从内容上分析,这又不是一部小说。因为传统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人物和情节都必须以虚构来体现。即使其中有关人物和情节实有其事,也需要以 小说的笔法来对人物和情节进行技术处理,尤其需要以虚构的方法来对人物和情节进行铺陈展现。但是,在本书中,所有的文字都是来自于董刚自己执业的实践,所 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作者自己亲手办理的案例,所有的判断都是来自于董刚律师作为一个法律人对法律实践和案例事实的总结与思考。
    惊奇之后是一片惊喜.因为他写出了一部不一般的法律人创新之作。
    其不一般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惊喜之一:本书的写法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看到,在每个案例的文字描述中,在洗练的文字、紧凑的结构、严密的 逻辑、专业的表述之余,既有案例发生的前因后果,也有故事进展的来龙去脉,更有法律精神的字斟句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论篇幅多大,不论文字多长,在每 个案例的最后,均安排了一个“小后记”。这个“小后记”实际上既是对每个案例的提炼和总结,同时也是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业务进行介绍和讲解。当然,其中自 然也表达了同样作为法律人的喜悦和遗憾、欣慰与困惑。对业外读者来讲,其写法通俗而易懂,亲切而熟悉,既不故作高深,也不拾人牙慧。所以,读起来很有味, 也很有料,更很有趣。而对律师同行来说,其写法则是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探索与交流。因为本书的写法不仅完美地显示了一个法律人的专业沟通力,而且还有效地展 示了一个法律人的文学传播力。
    惊喜之二:本书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众所周知,当下许多律师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并且卓有 成效。同样,董刚律师在本书中也为律师同行们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因为本书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概念,更给律师同行们推荐了一种创新的业务,那就 是“军地互涉案件”。所谓“军地互涉案件”,主要是指涉及军队和地方两者的有关法律事务或法律诉讼。对于这些案件,不管是军队律师还是地方律师均或多或少 地存在某些不足或缺憾。为此,就需要一种专门办理类似案件的律师。基于自己既了解部队、与部队有深厚感情又极具地方人脉联络的优势,这些律师深知军队律师 和地方律师的不同乃至不足,从而对“军地互涉案件”既有深入的研究,又有独特的实践,更有丰富的经验。显然,董刚律师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年纪轻轻的他乃至 他的荣德律师团队对“军地互涉案件”已经是驾轻就熟、如数家珍。于是,他的努力、他的追求、他的实践终于成就了这样一部全面介绍和特别推荐“军地互涉案 件”的心血之作。
    ……


解放军艺术学院张婷婷主任序言摘录:
    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类思维模式的两种形态——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在《竖旗》的写作中,得到了奇特而巧妙地运用。能够从容自如地把握这两种思维形态的人,一般都充满着创新活力,是非常幸运的。
    《竖旗》是一篇自传体纪实文学。
    在体裁上,它具有报告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而10个独立成篇的章节以及各自的“小后记”,又使它更像是一部中篇小说选集。在语言上,严谨准确的法律术语、律师口吻,与鲜明生动的文学语言、时代感地域性浓郁的生活对白,有机地巧妙结合,形成了董刚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人物刻划上,比较注重白描手法的运用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使许多鲜活可信的文学形象,呼啸游走于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之中。这些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可以说是《竖旗》在文学意义上的一个显著成就。
    而更重要的是,作者十年磨一剑,以用纪实文学的方式,为读者展示了以“我”为首的开拓团队,为探寻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的内在规律,推动这一新生事物不断发 展、逐步完善、大有作为,所经历的一幅幅艰难前行、跌宕起伏、有勇有谋、异彩纷呈的动人画卷,充分张显了《竖旗》在法学意义上“竖旗”的里程碑价值,在承 办特定法律事务上的教学作用,在军地互涉律师执业精神上的示范功能。
    ……

一个论坛:探讨一个时代主题

北京律协业务指导与继续教育委员会钱列阳律师致论坛开幕词


  正如《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刘桂明所言:“《竖起这面旗——军地互涉案件律师实务》一书不仅是一本标志着我们中国律师业即将推出一项新业务——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开山之作,也是一本告诉我们在开拓业务中究竟如何体现做人的聪明、如何展现做事的智慧的专业佳作。”
  同样,从各位专家深入而精彩的评析中可以看出,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给律师行业带来是一项新的业务、新的空间、新的挑战。
  对此,新书发布会之后的论坛给予了充分而全面的关注与探讨。
  通过研讨,与会人士一致认为,随着国家和军队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已不仅限于刑事、民事、商事等诉讼类案件,在非诉讼 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涉及。如今涉法涉诉问题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正确地运用法律,维护军队和地方的合法权益,处理好军地互涉法律事 务,促进军队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是军地互涉法律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
  为此,数年来一直致力于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研究与具体调处的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借着新书发布会同时发起了“首届荣德军地互涉法律实务论坛”。论坛邀请了 近百位国内军界、律师界、企业界、及关注军地法制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的现状与创新”、“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难题”两个主题为中 心展开了激烈讨论与研究。
  本次论坛研讨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理论和现状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孙少杰  

北京丰台法院齐鹰扬

  首先由北京市二中院孙少杰法官发言,他针对涉军的民事案件工作中存在着送达难、主体认定难,涉军财产查找认定难,涉军工程造价鉴定评估结算程序难以落实,对军地当时的财产采取保护措施以及执行措施的问题,做了简要说明。
  如果说孙少杰法官的钥匙值得从事律师从业人员结合《竖起这面旗》这本书看看军地互涉法律诉讼未来的方向,那齐鹰扬法官的发言却是给了一把解决的钥匙,他指 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选择审判能力强的人组成涉军案件审判合议庭。规范审判管理,做好涉军案件立案、排期、开庭、结案工作,杜绝超期限审理。完善军地 联系行政机制,加强与驻地部队的联系沟通,建立健全军地联席会议,研究交流涉军审判事宜。在涉军案件确立、文书送达、诉讼条例等方面加强工作。”
  经过两位法官精彩的剖析,北京市律师协会军事法律委员会委员武丽君律师和荣德律师事务所范庆虎律师从法律服务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对此,他们完全达到了如数家珍,了然于胸。


北京律协军事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武丽君律师

荣德律师事务所律师范庆虎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博士孙茜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孙茜博士对这项业务也做了一个全面分析:
  第一,军地互涉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法律实施的效果应该说是比较好的。通过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大家谈得很多都是讲的司法政策和规范性的文件,在涉军的审判当中 其实发挥很大作用的是军事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受理,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办理涉军案件主要是刑事案件。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一些部队职能的转变,军事法院也受 理了很多民事案件。2001年曾经做了一个批复,叫做军队受理军内民事案件,批复实施以来,到目前为止大概受理的民事案件有3000多件。3000多件案 件是全部审结,而且调解和撤诉率达到71.27%,远远高于地方法院。一方面我们在加强地方法院审判的同时,刚才两位法官介绍了成立合议庭或者送达方式上 的创新等等措施,这是审判通知上有的规定,他们落实的非常好。另外一方面扩大军事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也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第二,董刚律师《竖起这面旗》这本书选取了一些案件类型,不仅是案件类型还有很多结案方式,是综合性的。这本书非常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涉军案件的四个特点, 急、难、杂、疑。为什么说急?因为涉及的是军队的权利。为什么说难?受理难,到底什么是军队,什么是营区。送达难,审理难,并且审理周期很长。为什么说 杂?受理的案件类型跟前些年我们受理的主要婚姻家庭纠纷不一样,现在涉及到国防专利和大批量采购的问题。
  第三,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的工作。有的问题解决需要一步一步的来,比如我现在正在经手的要起草一个司法解释,是我们法院改革纲要的一个任务,制定一个司法解 释明确军事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这个管辖的范围内容会超过2001年批复的范围,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会为下一步军事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建设规定一 个范围。
第二阶段是探索与创新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刑事侦查学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胡卫平

公安部法制局处长李华周


    军方代表、来自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胡卫平教授首先发言,针对军地互涉案件案发情况、案件的管辖、案件中的律师辩护、办理案件时军地司法机关的协调四个方 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探讨。公安部法制局处长李华周从公安的角度谈了自身的体会:“对公安来说,不仅仅是刑事案件的军地互涉,应该说军地交往密切还涉及 到大量的行政案件,这块容易被忽略,但这一块的影响是挺大的。一个治安的案件跟刑事案件是没什么差距的,但治安案件的检查没有人提出,治安的案件应该跟军 队怎么划分管辖问题。我们有出入境有消防,所有的都涉及到军地互涉问题,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去解决。


北京军区法律顾问处主任荀恒栋大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翟雪梅


  北京军区法律顾问处主任荀恒栋大校针对军事法规能否作为确认合同无效的依据、军队公益住房的清退等问题,进行了有根有据,有条有理,有板有眼的解析。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的资深专家,翟雪梅教授也从专业服务行业、创新与整合并重、业务与营销共举等三个角度对军地互涉法律实务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充分展示了一个学者所具有的学术高度和理论深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谢鹏程


    作为最后一位点评人,谢鹏程教授对各位代表的发言进行了专业性的点评及总结:“说实话,我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竖起这面旗》,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太狂了。 因为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中,学到的知识中,毛泽东在井冈山讲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举什么旗,第二是走什么路。你年纪轻轻的就竖起了这面旗,扛起了 这面旗,很有气魄。当然听了上面一系列的发言之后,大致翻了一下这本书,觉得是豪言壮语,而不是狂妄。我希望能够继续扛起这面大旗,能够真正的推动解决军 地互涉律师业务目前存在的两难一少的问题。我们这个研讨会是一个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很光明,举起这面旗之后你要开拓一条新的道路。”
    笔者认为,此次论坛的形式、内容、意义,对法律工作者处理军地互涉案件都极具参考性、指导性、旗帜性。同时,呼吁更多关注军地法制建设的法律工作者及专家 学者,参与到军地互涉法律实务的探索与创新中,力争有所传承、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也将在全国打开军地互涉法律事务处理的新篇章。
 

一个新业务:开拓一个崭新空间

    对于许多律师界的同行来讲军地互涉法律实务并不陌生,但却从未涉足。对于普通群众,军地互涉法律实务却是一个陌生领域。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新业务、新领域:
    A、什么是军地互涉刑事案件?
    “军地互涉刑事案件,主要是指现役军人(含文职官员及军内在编职工)在地方、地方人员在部队作案,或者现役军人与地方人员相 勾结,共同在军队或地方作案的案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十一种。由于此类刑事案件与部队和地方均有关联,按照刑事诉讼程序和有关管辖规定,应由军地双方公安 保卫部门,共同负责案件的侦破工作。”
    ——《简明公安词典》1989年9月
    B、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的内涵外延?
    “军地互涉法律事务,是指在实体权益或程序管辖等方面涉及军队和地方两个范畴的法律事务。
    大体包括如下四类:
    1、以军队或军人军属为一方主体的诉讼案件;
    2、以军队或军人军属为一方主体的非诉讼法律事务;
    3、在案件处理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由军队司法行政机关行使司法管辖权力的诉讼案件;
    4、在事务处理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由军队的专项职能机关行使专项管辖权力的非诉讼法律事务。”
    ——《竖起这面旗——军地互涉案件律师实务》2012年5月
    C、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的历史沿革?
    在所有的军地互涉法律事务中,起步最早的是军地互涉刑事案件。
    1982年11月,为了规范办理军地互涉案件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总政治部联合制定了第一份关于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的文件,名称是《关于军队和地方互涉案件几个问题的规定》,分九个条款明确了军地办案机关的职责权限和管辖分工。
    198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总政治部,针对办理军地互涉案件侦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军队和地方互涉案件侦查工作的补充规定》,作出了八条补充。
    1988年9月,时任北京军区保卫部侦查处处长的董吉顺同志,积20年的刑事侦查经历、经验,撰写了第一本军地互涉案件的专著——《军地互涉刑事案件侦查概论》,从概念、原则、管辖、侦查实践到侦查保障工作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填补了军地互涉案件史上的空白。
    1989年9月,《简明公安词典》编撰组邀请董吉顺同志撰写了军地互涉刑事案件的名词解释。首次为军地互涉刑事案件确定了概念,即,“军地互涉刑事案件, 主要是指现役军人(含文职官员及军内在编职工)在地方、地方人员在部队作案,或者现役军人与地方人员相勾结,共同在军队或地方作案的案件。大致可以分为三 类十一种。由于此类刑事案件与部队和地方均有关联,按照刑事诉讼程序和有关管辖规定,应由军地双方公安保卫部门,共同负责案件的侦破工作。”这是军地互涉 刑事案件的最早概念,发展到现在,也是唯一概念。
    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和军队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地互涉法律服务的领域已远远超出刑事案件的范畴,军队建设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和军人军属工作生活 中,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日益增多,涉军案件、事件、纠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军地互涉法律问题已延伸到军地关系、军民关系、军政关系的各个领域和层 面,这类问题的发生与解决,越来越影响着军民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由此,200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颁布《关于认真处理涉军纠纷和案件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意见》。《意见》分别从意义、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建立军用法律服务网络、开展军队法制宣传教育等五个方面作出了指示。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局、总政治部联合起来,从2006年5月起对军地互涉刑事 案件再次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办理军队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规定》,该规定于2009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201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结合现今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经过充分酝酿、缜密思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涉军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法[2010]254号),旨在将涉军案件的审判工作提到到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这些历史沿革,也随着军地互涉案件领域的不断拓宽,现在的军地互涉法律事务已不仅限于刑事民事商事等诉讼类案件,甚至非诉讼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涉及。由此,军地互涉案件的内涵外延也应有新的定位,即:在实体权益或程序管辖等方面涉及军队和地方两个范畴的法律事务。
    D、军地互涉法律事务专业团队?
    荣德律师事务所军地互涉法律事务部,是国内律所中第一个专注于军地互涉的法律服务部门。部门所有人员,均是经严格的政治审查和执业技能审查后择优选定。他 们大都是复转军队律师或军人家属,熟知军队法律法规、政策,并与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整支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将军人的团队协同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展现着优 秀的军人风采。
    荣德律师事务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严谨高效”的服务宗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系统的法律服务,服务业务涵盖非诉和诉讼两大领域,是一家综合性律师事务 所。军地互涉法律事务这项特色业务,是董刚律师经过10年的执业经验与研究而开拓的全新业务领域。成立至今,处理军地互涉案件数十起,参与法律事务近百 宗,军队普法数十场,接待军地互涉案件咨询数百次,为军队收回土地数百亩,矫正了违规开发多宗,为军队和地方挽回及避免经济损失上亿元人民币。
荣德律所始终相信,通过军队首长、地方领导、专家学者、实务同仁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军地互涉法律实务的阵地将会越来越坚实,军地互涉法律事务的调处工作也将会有更好的传承、更高的创新、更快的发展及更大的突破。


军地互涉法律实务论坛现场


  诚如本次活动主持人兼总策划刘桂明总编在为论坛画上圆满句号时所讲:“这仅仅只是首届荣德军地互涉法律实务论坛,我们希望和期待下一届有更多的同行、更多 的精英来到这里共同研究和探讨这一新的课题、新的领域。作为一本书,今天只是一个开篇;作为一个论坛,今天只是一个开场;作为一项新的业务,今天只是一个 新的开始。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接受新挑战吧!”

民主与法制网  常煜 陈立庚 北京报道

线